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首页免费注册会员登录会员中心高级搜索| 会员权限减速机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减速机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年终焦点:外资购并威胁中国装备制造业战略安全

年终焦点:外资购并威胁中国装备制造业战略安全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zk   
  

资本逐利的逻辑决定了他们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购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对他们的合适,是否对我们也合适?
  “仅从当前的汇率情况来看,外资购买中国企业是最合适的时候。”12月5日上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的一个公寓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可是,如果他们购买的是龙头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对他们合适的反面,就是对我们的不合适。”担任着工经所的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的曹建海,对这些问题研究得比较多,他的担心显得格外沉重。他说,“外资由此可以控制一个行业,掌握着这个行业的技术主导权,并控制市场份额。”

外资,在国人的心目中,几乎就是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就业机会和税收的代名词,那么,除去对行业形成威胁的负面影响外,能否造福一方百姓呢?“苏州聚集的几乎都是国际企业,可和周边地区比起来,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明显偏低,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重新评估。”曹建海话里话外都透着忧虑。

伴着窗外呼啸着的4~5级凛冽北风,这个话题越发不轻松了。

龙头被吃掉行业就完了

今年以来,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龙头企业的趋势有所加剧。10月25日,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此前,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收购了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后,又把目光转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厦工集团占据了中国装载机市场份额第一。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卡特彼勒竞购厦工集团股份获得成功,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必将提前形成。

另外,有消息称,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和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即将出售,它们分别是中国采煤机和掘进机行业中的老大,美国国际煤机公司的评价是:5年内中国煤机市场没谁能取代两企业的行业龙头地位。还有人说,掌握了这两家企业,实际上就控制了整个市场。

据曹建海介绍,对于跨国公司,考虑到技术外溢和本土就业等问题,但凡能够在本国制造并大量出口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到海外制造的。不过,随着制造业的水平的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到对他们构成潜在威胁的时候,再加上迅速占领中国巨大市场的需要,他们就选择了尽快到中国直接投资。“这个时候,后进者是要吃亏的。”曹建海一句话就解释了跨国公司争先恐后“吃定”中国龙头企业的原因。


    而这种“吃定”的后果是令人不安的。本刊学术顾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就说:“这其中的危险性很大。卡特彼勒的目的不仅是要控制中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它要吃掉的是整个行业。”

路风的担忧是有原因的。他说:“中国只有徐工、柳工、厦工、三一重工等为数不多的工程机械强势企业,没有了他们,整个行业就完了。”路风还认为,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装备工业不能让外资完全控制。重大技术装备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在这里一个企业的价值绝不能仅以当前的净资产价值来计算,因为它涉及到国家长期的发展能力问题。

资本就要逐利

不可否认,中国的机械工业是在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曹建海介绍说,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中57%的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业内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国外的主要差距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存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自主研发的能力差,研发投入少。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透露,目前我国机械工业新产品贡献率仅为5.9%,仅为工业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工业新产品寿命周期一般为3年~5年,而我国新产品寿命周期为10年。许多与重大技术装备有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然依靠进口。

20多年的发展,结果却走入了一个怪圈。检讨其中的原因,曹建海认为,同类技术重复引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说,我国重复引进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多”:低水平重复引进多、地方性重复引进多、集中性重复引进多。

“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曹建海说,其中研究与开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他用一些数据来进行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约在2%~3%之间,发展中国家约在1%~1.5%之间,而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在产业层面上,我国全部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