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和机床制造技术以实现各种机械加工制造的先进设备,由于它具备普通金切机床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引起密切关注。有许多企业引进了当今国际上一流的数控机床产品,这些设备对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尽管在购置数控机床方面有较大投入,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效益、达到预期的目标。现笔者从管理角度谈谈影响数控机床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影响数控机床有效使用的因素
1. 首要因素是人
工厂数控机床应用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人除了应具备操作机床的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具备数控系统操作技能、编程的基本知识。从目前现场实际操作所反映的情况,这方面人才缺乏,有碍于数控机床功能的充分发挥。当前,人的素质所反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对数控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对数控功能在机理上认识不清,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编程技术生疏,从而导致仅在普通机械加工技术基础上应用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落后,使数控机床自身所具有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所产生的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它不同于普通金切机床的人工操作,要求人们将所要加工的零件制造工序流程汇编成数字控制的程序,预先输入到数控系统中,并通过整机系统仿真审查,确认所编程序无误,才能从事机械加工。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与操机人员密切配合,同时要求操机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熟习加工程序,能准确把握机床运动轨迹,保证加工零件的制造精度。操机人员既要懂得机械加工技术,还要懂得如何应用数控技术,通过数控机床实现各种型面的机械加工。
(3) 数控机床是高效设备,要充分地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应该让它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目前,机械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真正掌握数控设备,胜任数控机床操作的人员并不充足,而培养一个认真负责、独立操作的操机人员总是有一个过程。所以,操机人员有效配置与否,影响到数控机床充分发挥作用。
(4)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数控系统类型较多,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从生产安排要求,希望一人操作多台机床,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由于一个企业的系统繁杂,操机人员要充分掌握、有效使用各类机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对操机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 目前,数控机床维修人员缺乏,维修技术水平低。数控系统出现故障,诊断不清,维修困难,造成数控机床停机率高。
2. 第二因素是设备
我厂数控机床仅占全厂金切机床总量的3%左右,而其价值占全厂金切机床固定资产总值50%以上。因此,数控机床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全厂的经济效益。目前,由于数控设备使用多年,系统陈旧,技术落后,附件、工具配套不齐全,备件供应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影响数控机床在生产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 数控系统容量小,尤其对复杂的模具制造,存储容量更显得难以支持。
(2) 在数控机床上编程,占用机时多,影响数控机床生产效率的发挥。
(3) 加工中心刀库容量一般在20~30个刀位,由于零件加工尺寸参数变化多,占用刀库的库位数量多,使加工中心难以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要求。
(4) 加工中心尽管设置有刀具检测、功率检测等功能,由于技术培训不深入,对其性能不掌握,实际应用中数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5) 设备使用多年,电器元件老化、陈旧,导致系统的参数特性变化,影响各电机的输出特性。
(6) 数控系统的电气柜在夏季工作时,发热问题尤为突出,若没有采取很好的降温措施,直接影响数控系统工作稳定性。尤其是对主轴系统的输出功率特性影响最甚,严重者甚至出现主轴切削时旋转速度不均匀,致使切削不平稳。
3. 第三因素是方法
当前,现场数控机床使用存在五个问题。
(1) 编程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编程手册,给操作人员编程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在编程时,插入手工编程,计算有误,影响生产实际应用。
(2) 现在国内一些院所开发的加工使用软件侧重于计算机上试行。在实际应用时,与使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完善,生产验证。而国外一些公司开发的软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但是价格昂贵,使一些用户难于问津。
(3) 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变化频繁。由于设计水平所限,产品设计时对标准化、系列化、参数化研究不够深入,因而使加工工件尺寸参数变动大,加工件种类多,使数控机床在实际应用时,前期技术生产准备工作量大,影响生产效率的有效发挥。
(4)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档案缺乏科学管理。基于数控系统存储容量所限,经常使数控机床编程工作重复,不利于数控机床充分利用。
(5) 先进的数控机床配置落后的金切刀具。尽管许多先进的刀具已问世,同时数控机床本身也在高速主轴、快速移动和快速换刀等技术性能上采取众多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金切刀具,提高生产效率依然无法实现。
4. 第四因素是环境
数控机床不仅本身要具备很好的使用性能,而且数控系统与伺服系统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保证系统可靠运动,需要一个良好的清洁工作环境。现场应用中,当前存在两个问题,影响着系统稳定工作。
(1) 数控机床的电气柜周围环境好坏是保证系统稳定工作的关键,尤其对于重型数控机床,加工对象是铸铁件,加工时所产生的粉尘渗透电柜门缝,污染电柜内电器元件,影响系统可靠运行。此外,电柜内元件,尤其是主轴伺服,因其功率大,发热量大,电柜内温升较高,难以扩散,夏季柜内温度达60℃以上,难以保证系统稳定工作。
(2) 重型机床设备功率大,在启动、停止时,都将引起整个厂房电网电压很大的波动。据对我厂观察,白天高峰用电时,电压在340~370V之间波动,夜间在400~450V之间。白天当某一大型设备启动,瞬间会引起大的电压波动,此时稳压器对瞬间大的电压波动跟踪困难,从而导致垂向铣头主轴产生轴向窜动,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稳定工作。夜间工作时,又因电网电压过高,造成电器元件烧坏。对重型数控机床,要妥善处理电网电压,慎重作出安排。
5. 第五因素是经费
当前,在使用数控机床时,因经费不落实,影响其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机床维修费用高。目前对于高投入设备的维修经费缺少专项安排,设备出了故障,停机时间长,为了经费,要经办许多手续 ,待经费落实后,生产已耽误多时。
(2) 早期购入的数控机床,备件供应困难。数控系统更新快,旧系统配套的元件难以寻找,费用高,订货周期长,尤其进口元件更是难上加难,订货周期在三个月以上,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使用。
(3) 实践表明,数控机床本身具有较长的寿命,只要将导轨和传动部件的易损件妥善修复,可以较好地恢复主机精度。但是,数控系统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元件老化、陈旧,难以维持生产,单独更换元件费用高,而且很难得到备件供应。若整体将系统改造,就需要一笔经费支持。
(4)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经费支持力度所限,对附件、刀具配套有所忽视,也会影响数控机床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在实际生产使用中,由于存在人、设备、方法、环境和经费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尽管购置费用较大,却难以使数控机床得到有效使用,也必将影响它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