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飞机零件的特检与机械加工之间的关系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飞机零件的特检与机械加工之间的关系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08-4-14 8:13:06  责任编辑:lihongwei  
  摘要 本文讲述了飞机零件的特检与机械加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化学分析 内部探伤

  飞机零件中的关键件与重要件,除常规的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外,还需要一些特殊检验,如:材料成份的化学分析,内部探伤,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及金相组织,以及零件加工成形后的表面探伤。这些检验旨在确保零件的设计使用要求,是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前提之一。下面着重介绍这些特殊检验项目与机械加工之间的关系,因飞机零件中的铸件、钣金件的特检与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关系不大,在此从略。

  一 原材料成份的化学分析

  原材料入厂后,取样送检(被国家认可的检验部门)进行化学分析,按航标检验其化学成份是否合格及杂质含量是否超标(注意板材的取料部位不得在边缘)。

  二 材料的内部探伤

  1.型材和锻件的内部探伤

  利用超声破检验其内部有无裂纹,并可确定其大小和位置。由超声探伤仪的性能所决定,被检验的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3.2,并且从表面至深度4毫米的区域为超声探伤盲区,即材料表面至深度4毫米区域内的裂纹,无法探测出。所以此项检验要求预先将材料表面加工至Ra3.2,并留出不小于4毫米的加工余量,经超声探伤,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再加工时要注意:材料的表面至深度4毫米的区域要去除掉,以免留下隐患。

  2.铸件毛坯的内部探伤

  利用X射线检验铸件内部有无气孔,砂眼,夹砂等缺陷,并可确定其大小和位置,因此项检验与机械加工关系不大,在此从略。

  三 处理后零件的机械性能检验

  此项检验是从零件毛坯中顺纤维方向取下试件毛坯再加工成试件,并与零件毛坯或零件同炉进行热处理后,检验其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时需注意:

  《1》在确定零件毛坯的几何尺寸时,需考虑留出试件毛坯。《2》批量生产时应注意零件毛坯与试件毛坯的对应关系,并作相应记号,如在检验试件时发现问题,即可找出相应的零件。

  四 零件的表面探伤

  此项检验是在零件机械加工完成后,表面处理之前进行的一道工序。为防止零件表面锈蚀,应及时进行检验,尤其是镁合金零件,在零件加工成形后,至表面处理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要进行表面保护,以免表面被氧化。

  五 结论: 飞机中的关键件、重要件的生产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最终才能投入使用。

  《1》 原材料化学成份的检验。

  《2》 型材或锻件毛坯需机械加工降低表面粗糙度后进行内部超声探伤。铸件毛坯进行X射线内部探伤。

  《3》 零件毛坯经粗加工或精加工成形后(具体工艺待分析图纸后制定)与试件毛坯或试件同炉进行热处理,并检验试件的机械性能。

  《4》 零件加工成形后,检验其表面质量,既有无裂纹,黑色金属一般用磁粉检验,有色金属或不导磁件一般用荧光或着色检验。

  完成以上工序后,零件作所需的表处理,最后方可投入使用。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