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自动变速器科研与产业化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自动变速器科研与产业化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08-4-7 9:52:26  责任编辑:lihongwei  
  一、自动变速器(AMT)科研与产业化综述
   AMT。即 Automated Mechanical TM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英文简称。它是在MT(MechanicalTrmsmission)机械变速器基础上.增加ASCS(AutoshiftControlsysem)自动换档控制系统组成的。ASCS由微控制器控制的执行机构(液压、气压或电机)组成,以电控液压(气压)或电机机构代替人力控制离合器和选换档机构实现自动变速功能。
   AMT在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时20多年。凝聚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3代科研人员和众多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创造性劳动,先后对AMT的理论原理、产品设计和各类试验作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在离合器自动控制技术、起步规律与换档规律、波迭起步的特征与控制、自动换档控制参数与换档策略以及多种型式的换档执行机构等方面的研究和试验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多个品种多种车型的AMT装车试验,其中,动态参数控制换档等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多年的求实创新共获得了近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产生了近40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车辆自动变速理论与设计》专著和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150多篇。可以说,我国AMT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水平高,且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但是,由于力量分散,投资不足,路况采集不充分。实验数据不够。部分国产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差距较大,且缺乏AMT技术行业评价标准。缺乏整车和发动机企业的密切配合、缺乏社会资源的整合、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品牌的AMT的研发仍停留在样机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仅有奇瑞 QQ EZdrive一款车装备了引进意大利马瑞利公司的AA4T技术。AMT,即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
  二、AMT主要研发单位简介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葛安林教授与他的团队从1986年起开始AMT的研发.先后获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国内外发明展金、银奖,交通部通明杯,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银奖等多项奖励。发表了《车辆自动变速理论与设计》专著和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3篇,“EI”检索41篇,其科研内容和学术成果处于学科前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学术成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受到业内技十人员的欢迎,对我国AMT的研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葛安林教授根据自动换档只能在加或减速时才发生的前提,提出了按加速度、速度和油门三个参数控制换档的最佳动态规律。业内专家认为,这是“对传统变速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具有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获机械部理论科技成果三等奖。目前,他们又根据车辆行驶状况、环境温度、道路条件、司机风格等,研究在动态三参数换档规律基础上对其分别加权的智能控制换档规律,并在越野车上得到了较好的试验和验证。
   换档品质是AMT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反映控制技术的重要依据、针对过去仅仅局限于自动变速器自身范围研究的局限性,他们提出了换档时应充分挖掘动力传动系统各总成潜力的综合控制理论,特别是让发动机也按需要主动调节转矩和转速配合换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将动态闭环控制、离合器模糊控制、最佳同步换档规律、辅助装置的坡上起步控制、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档位判断、巡航控制、诊断技术等与电子控制和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自动换档控制中,有效地提高了换档品质。此项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吉林大学先后在130 M车、桑塔纳2000、夏利、IVECO、皮卡、长安之星、越野车、吉普车、奇瑞QQ等多种车型上进行了AMT运用。在桑塔纳2000上的AMT,经过三轮改进与在严寒、酷暑的2万5千里以上的试验;达到了熟练驾驶员操纵的效果,1998 年通过了国家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上海大众项目验收人员表示该项技术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现在,吉林大学与齿轮行业的企业展开了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提出“既出产品又出人才”的理念,他们对AMT产业化前景充满信心。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动变速操纵组,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一只专业门类齐全的研发团队一直坚持进行AMT技术与ASCS自动变这操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完成了包括回家863项目和国防产品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任务。通过多年努力使得ASCS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以液压、气压和电机为驱动结构的AMT系统均有成功应用,获得多项目家发明专利和奖励。主要成果有:7B8自主驾驶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针对定轴式机械传动装置的某履带输送车自动变速操纵系统产品于1999年12月外贸设计定型,获得国防科技二等奖;某轮式装甲车自动变速操纵系统(电控液动AMT)产品于2002年通过过了外贸设计定型,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一等奖;末制导遥控靶车2003年获得国防科技二等奖:一汽集团公司的16 吨平头载重货车自动变速操纵系统(电控液动AMT)通过了一汽技术中心的验收主审,认为其功能、性能与可靠性接近了实用化的要求;东风有限的EQ4195动力传动一体化项目(电控气动AMT)试验于2005年已顺利完成,获得了较高的怦价,其满载山区工况燃油经济性较原车节省19.1%。
   二十多年来,通过不同车型ASCS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及基础性试验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据和经验。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所取得的AMT技术成果已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学校愿把科研成果尽早转化为产品,服务国防,寓军于民,服务社会。
  上海天达信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正达信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欧阳抗美先生主持的AMT研发始于1990年。1992年,正式列入重庆市重点开发项目。1993年,由重庆现代技术研究所主持通过1万公里越野车AMT自动变速系统的可靠性实验。1994年.完成三星面包车的AMT开发,并通过第一轮海南试验场性能测试和1万5千公里可靠性试验。1995年,上报国家经贸委,被列为95年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996年,与一汽,二汽合作.完成小轿车AMT开发试验。通过一汽研究所的概念样车试验。1997年,AMT项目通过国家95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成果鉴定。1998年,通过国家计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成果鉴定。1999年,通过一汽汽研所对红旗轿车的阶段性试验报告,肯定了AMT自动变速系统的节油性能。2000年,在东风公司通过12米CNG超低底盘客车的样车试验,并在襄樊试验场完成了3万公里的道路试验。2002年,通过国家863混合动力电动车样车试验和国家863监理组的验收。2003年,完成广客城市客车AMT的开发试制。2003年11月,完成军用第三代越野车AMT的开发试制,并通过东风试车场试验评估,等待软件升级。2004年1月,完成军用第三代越野车AMT的第二轮匹配工作,通过东风试车场试验评估,等待新一轮的软件升级。2004年5月,完成广客城市客车超低底盘AMT的开发试制,突破了重大技术难题。2005年1月,完成上汽集团混合动力客车AMT的开发试制,通过摸底试验.经历了三轮软件升级,基本达到市场化技术水平。2005年5月,完成上汽齿轮总厂指定变速箱搭载中华、菱帅、金杯、得利卡车AMT开发试制。通过验收试验。迄今,中华与得利卡行驶里程均达到15万公里,已具备市场化技术水平。
    欧阳抗美先生所主持的AMT研发,从1990年首获国家专利,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14项。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学术论文3篇。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启动了AMT的研发,主要研究内容:发动机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离合器局部恒转速控制、基于环境变化的离合器起步补偿控制、基于不同驾驶意图和道路条件下的换档策略、离合器执行机构和选换档执行机构研制、电子节气门及其控制研究、AMT试验系统研制、AMT样车研制与整车试验研究等、承担的主要研发项目有:2002年,福特一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50122151):汽车自动变速系统动态建模及动力性和经济性匹配研究;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7259)。基于人一机一路环境下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的基础研究,建造了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传动匹配控制实验台。2003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7953)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完成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羚羊轿车的研制开发.2005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718):汽车动力及驱动系统综合控制的基础性研究;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AB6020):重型车辆机械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研制及产品开发。
    齿轮行业成员企业
    行业中的许多企业,如南京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上海齿轮总厂、重庆青山工业
有限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北京齿轮总厂、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天津
汽车齿轮有限公司、长春齿轮厂、一汽变速箱厂、长沙航空工业中南传动机械厂、陕西法士
特齿轮有限公司、株洲齿轮有限公司、江西江铃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齿轮厂和山西大
同齿轮厂等都对AMT作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性开发和产业化尝试.其中,北京齿轮总厂的AMT已于2006年初少量供整车厂装车交最终用户试用。
    三、AMT产业化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AMT因其具有自动换档的功能,能大幅提高离合器、同步器寿命(先进的AMT技术还可实现无离合器和无同步器下的自动换档)和行车安全性,且保留了传统有级机械变速器传动效率高、体积小、机构简单、使用可靠、易于制造、成本低、燃油消耗少和维护与使用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可以预见,在高环保要求和高油价压力的作用下,AMT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为AMT产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加工委员会对全行业的自动变速器的科研与中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自动变速器技术研讨会和产业化工作推进会,成效十分显著。行业骨干企业已形成了“整合资源,联合创新,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突破。尽快把自动变速器搞上去的。”强烈共鸣。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们积极响应,反思自动变速器研发在我国历时这么长,却为什么不能实现产业化的原因:我们不缺技术、不缺人才。我们缺乏的是纵、横向的整合与协同研发,缺乏互惠共赢的合作体系。专家们达成了“立民族之志跨行业合作,创自主品牌”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识。这为AMT产业化奠定了广泛的行业共识和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世界汽车业发展的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汽车产业升级的最优选择和必由之路。欧、美、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把航天、航空和电子
俩息一技术项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总成,实现了技术跨越和产品升级.我国汽车业要崛起,汽
车关键总成及其零部件必须先行。我们必须努力构建起;企业为主、产学研结合、政府扶植
和行业协调推进的的产业化实现模式。咬定AMT作为行业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不放松,既凝聚行业力量,又高效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实现行业技术跨越和产品升级。这是AMT产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2006年初,我国本世纪第一个国家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党中央、国务院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为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族强盛的信心和决心,这必将促进和鼓舞全民族、各行业的自主创新。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必将以更大力度支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这是AMT产业化良好的全民创新氛围和有利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我AMT产业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实现 AMT产业化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行业共识、技术基础和组织条件已经具备.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并相信,“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品牌的AMT必将率先在待殊应用车辆(如军车)、小排量中级轿车和经济型轿车、城市客车和多档化重型载货车上实现产业化。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AMT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却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已很完善.产业化是科研的延续和深人,在许多方面还亟待我们作大量艰苦细致和科学严谨的工作,如AMT技术行业评价标准的制定、对路况、车况和驾驶意囵的适应性、换档的平顺性、机械变速器制造质量的一致性和选换档执行机构、控制元器件等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等等。
    世界上最早的AMT产品于1983年在日本五十铃公司推出的轿车上问世,美国、德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重型车上使用AMT,也经历了从科研成果到产品应用、改进完善、发展提高的过程,才最终实现商品化。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控制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AMT技术在国外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产品的技述质量水平又有了飞跃性发展。目前,最先进的AMT是以CAN总线为纽带。高度集成自动变速系统、可测试模块、缓速行驶辅助制动系统等。将变矩、变速、缓速、记录行驶工况和故障诊断等功能设计成一体化、智能化的有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其最大优点体现在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和与环境的融合性等诸方面,是一种集成T EDC(电控柴油发动机)、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CAN总线等先进技术的全新动力传动系统。这是我国AMT要追赶的目标。AMT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连续有级自动换档,即DCT双离合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以克服AMT换档过程中动力中断的先天缺陷,更好地降低燃油消耗和提升换档平顺性。AMT最终的研发方向,是开发出更环保、更节能的混合动力用自动变速器。
  作者简介:李盛其,高级工程师,1984.7,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汽车专业毕业。1984.8~2005.3在綦江齿轮转动有限公司(原綦江齿轮厂)工作。历任汽车传动研究所所长助理、产品设计处处长、技术开发处处长、副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1995.10~1997.2获德国政府奖学金,赴德学习品质管理和企业管理。2005.4调回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工作,任副秘书长。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