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行业最权威的减速机网站! 减速机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减速机网
 当前位置:减速机首页 >> 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异步机调速的转速公式及转差率
   我要成为会员
减速机网 异步机调速的转速公式及转差率 减速机网
来源:减速机信息网    时间:2008-5-16 9:07:59  责任编辑:lihongwei  
引言:
    对于异步机,电机学没有象直流机那样利用理想空载转速和转速降来表达转速,转速的刻化是借助同步转速n1和转差率S。然而作为电动机的一种,异步机转速事实上同样是由理想空载转速n0和转速降Δn 构成,这是由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电动机转速的普遍表达形式。
  异步机的同步转速是主磁场的变化速度并非机械运动,不能简单地认定为理想空载转速;转差率是实际转速与同步转速的关系式,与理想空载转速无关,更不能把转差率等同于转速降。于是深入分析异步机理想空载转速、转速降及其与同步转速、转差率的关系,进而找出调速转速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也许是受上述问题的影响,目前交流调速理论多认为异步机调速的出路在于改变同步转速,对于改变转差率调速则不以为然,理由是只有前者才能获得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例如文献3提出:“变频调速方法与变转差调速方法有本质不同,从高速到低速都可以保持有限的转差率,因而变频调速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的调速性能。可以认为,变频调速是交流电动机的一种比较合理和理想的调速方法”。然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却表明:异步机调速效率和性能并不决定于同步转速和转差率,高效率调速的唯一特征是改变理想空载转速,同步转速不是理想空载转速的唯一决定量。变转差率调速方案中也同样有改变理想空载转速的高效率调速。本文为此提出讨论意见,希望引起有关各界的关注。
1、异步机转速公式的质疑
    公式是客观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它只能产生于已有的定律、公式,而不能产生于人为的定义。
    经典电机学的异步机转速公式是这样建立的。
    首先定义转差率 S
      令 S=(n1-n)/n1                                       (1)
    式中: n1为同步转速
      n 为电机转速
    显然,式1是定义式而非公式
    由式1,经代数变换得
n = n1·(1-S)                                   (2)
  可见式2仍然是定义式,它只不过是式1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又,由于
n1=60f1/p                                           (3)
    这是公式,将式3代入定义式2,于是
n=60f1/p·(1-S)                                   (4)
    我们注意到,式4与式2没有本质变化,尽管式3是公式,但它仅仅起到参数变换作用,并没有改变式1、2的定义式性质。因此,我们认为的转速公式4只不过是人为的定义式,在没有经过公式化论证之前,是不能称其为公式的。
2、电机转速的通用公式
    异步机转速公式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定理和公式推导得出。作为电动机的一种,异步机转速必然遵循电机转速的普遍规律。
    根据动力学,电动机的转速可普遍表为
Ω=PM/M                                               (5)
式中:Ω  电动机角速度
PM —— 机械功率
M —— 电磁转矩
    按电机能量转换守恒,调速状态下电动机的转子(或电枢)功率方程为
PM=ΣPem-Σ△P2                                   (6)
式中: ΣPem——净电磁功率
Σ△P2 净损耗功率
    因此电机转速为
    Ω=ΣPem/M-Σ△P2/M
=Ωok-ΔΩ                                             (7)
    其中:Ω=ΣPem/M 称为调速理想空载转速
ΔΩ=Σ△P2/M 称为转速降
    可见,电机转速均可表达为理想空载转速与转速降差值。其中,理想空载转速决定于转子(或电枢)的净电磁功率,转速降则决定于净损耗功率。电机调速有改变理想空载转速和转速降两种方法,异步机的同步转速与电机转速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3、理想空载转速与净电磁功率
    理想空载转速的含义是:假定在无损耗的理想状态下,电机的全部电磁功率都转化为机械功率所能获得的速度。由于这种假设只有在理想空载条件下才能实现,故称理想空载转速。
    在转矩平衡条件下,理想空载转速取决于转子(或电枢)的净电磁功率并与其成正比,考虑到调速的普遍情况,净电磁功率应为
P2=ΣPem
=Pem±Pes                                                  (8)
    式中Pem为电磁感应输送的电磁功率,Pes为转子控制调速的电传导附加功率。当Pes由外部馈入转子时符号取正,它将使转子净电磁功率增大,实现超同步调速。而当Pes自转子馈出,则符号取负,它使转子净电磁功率减小,调速为低同步。
    由式8决定的理想空载转速为
Ωok=(Pem±Pes)/M                                     (9)
    公式9表明,电机调速时的理想空载转速可以通过Pem和Pes的控制是到改变。
式9可以写成
Ωok=Pem/M±Pes/M
=Ω0 ±Ωk                                                  (10)
    其中Ω0为Pem单独作用下的理想空载转速,ΩK为Pes引起的附加理想空载转速,如果不考虑ΩK的符号
Ωk=Ω0 – Ωok 
=(Ω0 – Ωok)/ Ω0·Ω0
= Sk·Ω0                                                     (11)
    其中 
Sk= (Ω0 – Ωok)/ Ω0
= (n0-n)/n0                                                (12)
称为电转差率,于是有
Ωok=(1±SK)Ω0
及 nok=(1±SK)n0                                      (13)
    对于自然运行的理想空载转速Ω0,按电机学有
Ω0 =Pem/M                                                   (14)

Pem=m2E2I2COSΦ2                                          (15)
M=CMΦmI2COSΦ2                                            (16)

 
可得
Ω0=2πf1/p
折算成每分钟转速 
n0= 60/2π·Ω0 
= 60f1/p                                                           (19)
    说明自然运行状态下的异步机理想空载转速与同步转速相等,将式18代入式12,异步机调速的理想空载转速为
nok=(1±SK)·60f1/p                                            (20)
4、转速降与静差率
    调速状态的转速降为
ΔΩ=Ωok-Ω
    或 Δn= nok -n
= (nok –n)/ nok ·nok 
= jnok                                                                (21)
    式中j= (nok –n)/ nok 称为静差率,该式表明,转速降与静差率成正比,可以证明,净损耗功率亦正比于静差率,即
ΣΔP2=jΣPem                                                  (22)
    故净损耗功率亦称静差功率。
    同样亦可证明,
Pes=SKPem                                                          (23)
    附加电功率故亦称电转差功率。
    回顾电机学中的转差功率,由
S= (n1-n)/n1 
及 PS=SPem
    可得 PS=Pem-PM
    转差功率系指电磁功率与机械功率的差值。对于转差功率的成份属性,表达式没有加以区分,这样就混淆了电功率和损耗功率对电机转速的不同作用。显然,电转差功率影响的是理想空载转速,而静差功率影响的是转速降,前者调速效率高属节能型,后者使调速效率降低属耗能型,而且调速的机械特性也完全不同,前者为改变理想空载转速点的平行曲线族,后者为理想空载转速点不变的汇交曲线族。可见笼统地用转差率和转差功率是无法准确评价调速性能的。例如异步机转子串电阻和串级调速,两者均使转差率改变,但调速效率和特性却明显不同。
5、结论
① 异步机转速公式由式20、21可表达为
n=nok(1-j)
=60f1/p·(1±SK)·(1-j) (24)
② 凡是高效率的调速,必然是通过净电磁功率改变理想空载转速,同步转速改变与否与调速效率没有必然联系。
③ 转差率应区分为电转差率和静差率,前者影响理想空载转速,后者影响转速降,改变电转差率的调速是高效率的,而增大静差率的调速是低效率的。
④ 电机调速的实质在于功率控制,任何调速方法都必然通过对电机轴功率的控制才能实现转速调节。

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减速机网   精品推荐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相关信息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网友留言 减速机网
减速机网 发表评论:  标题:    联系方式
  
 减速机网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减速机信息网无关。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站评论板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010-51179040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8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