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距偏差 |
1)工作台或刀架蜗杆副中蜗杆的轴向齿距误差相安装偏心,分度蜗杆轮的周节偏差
2)插齿刀的齿距偏差
3)工件和刀具的安装偏心
4)刀架体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由于磨损不均匀,致使插齿刀运动轨迹不正确
5)工作台主轴锥面与工作台体锥孔的接触面过紧,运动时磨损发热,产生热变形,使工作台与工作台体端面接触不良,引起工作台颤动 |
调整工作台或刀架体的分度蜗杆。正确安装工件和刀具,并准确调整工作台主轴和主轴孔的配合 |
齿距累积误差 |
1)工作台或刀架体分度蜗轮蜗杆有磨损,造成运动误差,蜗杆铀向窜动和啮合间隙过大
2)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圆跳动
3)插齿刀主轴端面圆跳动(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
4)进给凸轮磨损,或轮廓不精确,径向圆跳动超差
5)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圆跳动与端面圆跳动
6)工件安装不符合要求和刀具安装偏心
7)工件定位心轴本身精度不符合要求
8)插齿刀齿距累积误差大9)工件端面和工作台端面圆跳动
l0)让刀不稳定,刀架体内镶条松动 |
调整工作台或刀架分度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必要时修复蜗杆付仔细刮研工作台主铀及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接触面。重新安装插齿刀并调整其位置,使误差相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轴端面,修磨凸轮轮廓,修磨插齿刀垫工件安装应符合下列四点要求
1)工件定位心轴须与工作台旋转中心重合
2)工件孔与工件定位心轴的配合要适合,不能太松
3)工件的两端面须平行,安装时工件端面须与安装孔垂直
4)工件垫的两平面须平行,不得有铁屑污物粘着,检查工件定位心轴的精度,并加以修正或更换新件 |
|
齿形误差 |
1)插齿刀刃磨不好,存在齿形误差和前角偏差
2)分度蜗杆轴向窜动过大或其他传动链零件精度太低,造成运动误差
3)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圆跳动
4)插齿刀主轴端面圆跳动(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 5)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与端面圆跳动
6)工件安装不符合要求 |
重磨插齿刀前刀面,检查与调整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检查与更换传动链中精度太低的零件仔细刮研工作台主轴及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接触面
重新安装插齿刀的位置,使误差相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铀端面
修磨插齿刀刀垫工件安装要求按第二相误差的(1)~(2) |
工件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变粗 |
1)机床传动链的精度不高或磨损后间隙过大,某些环节在运动中出现振动或冲击以致影响机床传动平稳性
2)工作台主轴配合面接触情况不好,接触过紧,工作台转动沉重,磨擦发热,运转时产生振动;接触松,运转时工作台游动
3)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或分度蜗杆蜗轮的啮合间隙过大,运转中产生振动
4)让刀机构工作不正常,回程时刮伤工件齿面
5)插齿刀刃磨不好或切削刃磨钝,使齿面有撕裂现象
6)进给量太大
7)工件和刀具安装不紧,切削时产生振动
8)切削液太脏或末冲入切削区
9)工件经热处理后硬度不合适 |
找出精度降低或磨损环节加以校正或更换新件
修刮导轨面,使其接触面情况良好,并要求接触均勾,修刮后以一个人的气力用500mm左右长度的绕杆转动工作台时,在旋转一周中应无轻重不均的感觉
修磨调整垫片,纠正分废蜗杆的轴向审动,调整分度蜗杆支座以校正分度
蜗杆副的间隙大小
调整让刀机构
修磨切削刃
选取适当的进给量
合理安装工件
更换切削液,将切削液对准切削区
改善热处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