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速机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
   首页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会员中心高级搜索| 会员权限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是通过何种途径知道本站的?
媒体广告
杂志报刊广告
网络搜索
朋友推荐
其他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 加快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 夯实“江苏创造”之基 打印此页】 【返回
发布日期:[2006/7/5]    共阅[1713]次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各制造业的总称,被誉为"母体"工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武器弹药、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八大类,其中又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这五大行业为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其技术水平决定着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高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发达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发展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对江苏省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更好的应对高科技时代的激烈竞争,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以无锡机械工业为代表,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近5年来,总产值年均增长25%,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也超过全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年均增速。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数量档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江苏省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15.8%,连续数十年领先各省,成为全国最大的机械装备产品制造基地。   在着力推进工业发展的十几年来,江苏省机械装备工业一直走在其它行业前列,引领着江苏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但进入1999年后,机械装备工业各种效益指标明显下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9年七大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8.8%,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5个点,产值利税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2000年至2004年,虽然企业亏损面大大减小,从20.3%下降到14.3%,但产值利税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一直末超过全省工业平均水平。从具体行业来看,影响机械装备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进入2001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超过专用设备制造业成为影响江苏省机械装备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第二大行业。   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虽然总量居全国第一,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2001年全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体平均规模在7297万元,同年江苏省的企业平均资产为5817万元;到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为8787万元,而江苏省仅提高到7626万元,仍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期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从7002家迅速膨胀到10120,占全国的比重也从14.5%上升到15.6%。江苏省机械装备行业的外延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行业产业竞争力呈下滑趋势。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持的"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状况测评"表明,2001年江苏机械装备行业中列入全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的企业有22家,与上海市并列全国第一,比浙江省多10家。到2002年,江苏仅为11家,而上海入选数18家,仍居全国第一,江苏仅比入选第三的浙江省多1家。而2003年的测评结果显示,浙江已经超过上海,成为入围百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江苏则落至第三名。在前后三次测评中,江苏仅有春兰(集团)公司一家蝉联百强称号,而上海有三家,浙江有两家。   江苏机械装备行业竞争力下降在市场占有率上也有一定的表现。七大行业的主要产品中代表高技术水平的高精度机床的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04年,江苏省产的高精度机床为42台,仅为1999年产量的32%。其它产品虽然都呈现较大的上升趋势,但与全国的总产量相比,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也有所降低:2000年江苏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1.1%,到2002年比重下降到13.2%,到2004年,江苏产量虽有所上升,但仅保持在17.4%的水平。在以销定产的市场规律作用下,江苏机械装备行业在七大主要分行业中有三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其中最明显的是汽车行业。80年代前,江苏汽车行业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一直为全国第三位,现在仅列第五位,有些经济效益指标甚至降为全国第七、第八位。江苏农机制造行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达20多年,但1998年后被山东超过,而且与山东的差距越来越大。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在全国的位次都从第一降为第二。在2004年全国数控车床"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中,江苏品牌无一上榜。   二、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探析   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性质与特征显示,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任何先进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载体和基础。先进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而应用尖端的科学和创造新的技术又必须有扎实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虽然总量在全国居于前列,但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表明,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1、生产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分散。江苏省缺少真正能够起到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大企业,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在2005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百强的评比中,江苏省无一企业进入前三甲,仅有两家企业进入前十名,分别是:徐工集团位居第四(131.14亿元)、春兰集团位列第六(120.79亿元)。江苏省汽车工业,起步很早,但生产集中度低、竞争力偏弱,市场拓展缓慢。2002年,生产整车18.1万辆,其中轿车4.5万辆。整车产量仅占全国的5.5%,为一汽集团的11%,轿车产量仅占全国的3.9%。在200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收入前30强的排名中,江苏省仅有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榜,而且仅位列28名,较上年下滑2位。   2、原创性技术较少,自主开发和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薄弱。企业能够长久的置身于某行业的领先地位,必需有强大的科技支持,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占据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在2005年度江苏重点企业监测的数据表明,虽然江苏省机械装备业的整体研发投入比其它行业的要多,108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但与国外大企业的研发经费一般占营业收入的4―10%相距甚远。而且这108家企业中,有10%的企业在2005年度的研发投入为零,缺乏一贯的技术开发战略指导。科技投入的规模较小直接导致江苏省大部分企业主要靠外来技术维持生产,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造成主要机械产业的技术很多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控制系统要从国外进口,缺少大型成套设备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普遍低于生产国家。   3、高级技工人才瓶颈严重制约机械装备业企业竞争力提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飘洋过海。然而,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的状况日渐凸现。据统计,江苏省技能人才占城乡就业人数比例仅为3%左右,而其中90%以上是初级和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匮乏成为制约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正如全国劳模、开滦工人技师赵国峰所说"高级技工好比桥梁,任何知识创新成果没有中高级技工、技师的参与,只会停留在图纸和样品阶段"的一样,现在江苏省很多企业虽然用大量的外汇引进了不少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但由于缺乏能操作和修理这些洋机器的技工人才,导致许多企业在引进生产线之后还要引进国外的技师,有的甚至产生花数百万美元引进的设备最后只能沉睡在厂房的严重后果。   4、重大装备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打破了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系统秩序。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单位、设计单位、制造企业、安装企业和用户的密切配合。由于江苏省在有些行业的技术水平低于发达国家,重大装备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不仅国内大量优质用户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机械装备生产企业、相关的安装企业生产难以为继,而且也极大的影响了支撑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单位和设计单位。在近几年江苏省的进口商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的金额和增长速度一直都居高不下,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长60%以上,到2004年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额占当年进口总额的48.9%,达到407亿美元。有些设备制造企业,急于为困难企业找出路,纷纷与跨国集团联合,甚至一卖了之,成为跨国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不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成果和人才队伍面临完全散失,国内配套的研究、设计单位以及安装企业彻底陷入无用武之地,只有严重萎缩。   三、加快发展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江苏省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曾先后生产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精密无心磨床、第一台用于核电站的大型凝结水处理装置、第一台远程监控智能化中央空调、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等等若干个全国第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现在,虽然江苏省机械装备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也落后于一些兄弟省市,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江苏省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迈进的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加快发展。   1、制定支持和促进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努力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机械装备行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性强,关联度高的基础产业,其在提升整个国家制造业层次、在决定社会生产消耗水平和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已被党中央和国家各级领导所认识。2006年3月8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已经详细制定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明确扶持16个机械装备领域的行业发展。江苏省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领域,由省政府制定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专项计划",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对一些研制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的高新技术装备,以及具有较好基础,有可能取得突破,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机械装备产品,省政府要予以重点扶持,以保证这些重点机械装备领域的产品得到重点发展。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而自主创新要加大支持力度,确定重点项目,从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技术水平低、耗能高、污染重、役龄超过规定期限的机械装备要限期淘汰。另外,对其它面广量大的机械装备制造产品也要分门别类,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产业政策调控和法规、规章来规范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生产,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防止资源的浪费,以确保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2、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江苏机械装备制造业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对经济的影响不仅是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它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与之相融合,使传统产业发生深刻、巨大的变化。机械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使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一部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如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先进的武器装备制造业等等;另一部分传统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则需要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江苏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既有高新技术产业,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这些传统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自身的产业升级迫切需要信息技术进行带动、改造并激活。信息技术首先可以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品"机电信息一体化";二是可以提升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柔性化和自动化水平;三是可以促进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销售、研究开发等过程信息集成,使之成为协调、共享的企业资源,从而使企业步入信息化的轨道,成为高效、竞争力强的组织。四是可以促进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加速制造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也有利于企业间的优势集成,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可以促进企业供应链的网络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物流系统的建立,企业的物资和配套件的采购及产品的销售将更多地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将成为供销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和手段。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自身的产业升级增添强劲的动力。   3、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够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总承包服务的企业集团   要提升江苏省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单体规模和产品附加值水平,关键在于重点培养一些企业能够提供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服务等一揽子服务,使江苏省的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研发、设计意识,把产品附加值最大的一部分留在省内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集中一批专业人才,不断积累技术成果和经验,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主体。但江苏省乃至我国目前设备制造业的现状是,大部分的机械工业企业只是生产一些零配件,虽然产量和产品质量一直在上升,但利润却仍然较少,只能沦为大型跨国企业的"代工车间"。相比较而言,在发达国家,由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公司,如美国通用电气和IBM、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等,把有关设计、制造企业联合起来,集中生产一项产品。虽然这些总承包公司所设计的产品被分割到数十个甚至上百的制造企业去生产,但总承包公司控制着总体设计和关键设备的制造,这些公司是不会轻易转让产品的核心部件或者是附加值最高的零部件的生产权利。因而培养具有总承包服务的企业集团,不仅可以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关技术难题,而且掌握了生产和销售的主动权,保留住产品的绝大部分附加值,形成研发促生产,生产再促研发的良性循环。   4、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营造有利于高级技工成长的舆论,改变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   江苏省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不仅符合当前技师、高级技工的强大需求,而且也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快捷之路。各发达国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时,高职教育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如:德国联邦政府创建了一种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科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侧重应用技术,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为主;美国的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何时需要,学校就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人才,使美国的职业教育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各州的职业教育与本州的产业紧密衔接,与社区的政府相关部门或公司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改善人才结构还要从改革分配制度、营造有利于高级技工成长的舆论入手,实现"学而优则俏"和"学而优则富" ,打破"高级技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岗位、一流业绩、一流的报酬,从而使高校扩招的个人高成本在社会上得以补偿,个人价值真正得以实现。同时,要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逐步建立重贡献、重实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毕业分配激励机制。尤其应当营造"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一样光荣"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身怀绝技的技术精英的环境,为"高级技工"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本站宗旨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13552592001 E-mail:jiansuji001@163.com
Copyright © 2008-2019 By 减速机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