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齿轮加工误差分析-磨齿
| |
|
典型磨齿机的磨齿误差和纠正方法如下: 1) 蜗杆砂轮磨齿机(YE7272—AZA):齿形误差(见表30)和齿向误差(表31)。
表30 齿 形 |
|
| ·锥齿轮加工误差分析
| |
|
超差项目
产生的主要原因
消 除 方 法
齿圈跳动
1.心轴制造安装误差
2.齿坯制造安装误差
3.工件主轴回转误差(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
4.床鞍重复 |
|
| ·齿轮渗碳质量控制
| |
|
表41 齿轮渗碳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序号
缺陷形式
产生原因
防止措施
1
层深不足
碳势偏低 渗碳温度偏低 渗气不足
提 |
|
| ·焊接裂纹、变形与应力的控制
| |
|
1)为防止焊接裂纹,主要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1)预热 预热是防止裂纹的有效措施,预热温度的确定主要考虑钢材的焊接性,焊前应做如下试验。 a)根据钢材化学成分计算其碳当量。 & |
|
| ·铸造齿坯的质量控制
| |
|
1)常规检查 铸坯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GBll352-89和JB/ZQ 4297-86的规定。 铸坯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样。尺寸公差和加上余量应分别满足GB6414-86和GB/ |
|
| ·渗碳齿轮磨削烧伤原因及改善
| |
|
1)损伤的原因 (1)热处理的影响 a)残余奥氏体 磨削时残余奥氏体由于砂轮磨削时产生的热和压力而转变,同时可能伴随出现表面回火和磨削裂纹。残余奥氏体量应控制在30%以内。 & |
|
| ·焊接齿轮的质量分析
| |
|
1) 焊接齿坯几何精度 圆度为1--2mm,平面度 为0.5mm,无扭曲变形。
2)残余应力测定 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对上述焊接齿坯沿周向和径向不同位置进行了应力测定,其结果是焊后状态齿坯基本上处于200MPa左右的应力水平,而在热处理后基本上处于几十兆帕的 |
|
| ·磨齿齿根凸台的问题处理
| |
| 磨齿后齿根产生磨削台阶,会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大大地削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应避免磨削台阶的出现。
1)产生磨削台阶的原因
(1)磨的滚刀设计不合理 如图7-15所示,Δ为磨前滚刀的触角高度。触角高度应为单侧留磨余量与沉割深度之和。若沉割深度取值 |
|
| ·渗碳齿轮的磨齿损伤及裂纹
| |
| 1)损伤的原因
(1)热处理的影响 a)残余奥氏体 磨削时残余奥氏体由于砂轮磨削时产生的热和压力而转变,同时可能伴随出现表面回火和磨削裂纹。残余奥氏体量应控制在30%以内。 b)渗层碳浓度 渗层碳浓度过高,在渗层组织中容易形成网状碳化物或过多的游离碳化物。由于 |
|
| ·渗碳齿轮热处理变形控制
| |
| 渗碳齿轮的热处理变形 热处理变形直接影响到齿轮的精度、强度、噪声和寿命,即使在渗碳热处理后加上磨齿工序,变形仍然要降低齿轮的精度等级。影响渗碳热处理变形的因素较多,只有控制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将变形控制到较小程度。控制齿轮变形也必须在制造齿轮的全过程中设法去解决。   |